脾氣大的孩子怎么教育,北京一對一心理疏導哪個機構最好
主講人:北京知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,心理咨詢師、高級中學心理學教師、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。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,具有應用心理學(社會心理學、教育心理學)背景。專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;青少年抑郁癥、強迫癥、恐懼癥、焦慮癥、自閉、多動與抽動癥及其他心理障礙豐富的個案經驗。青少年成長及家庭教育:叛逆、手機網癮、厭學、戀愛問題、孩子生理心理性偏差行為(長程陪伴有豐富的經驗)、青春期問題、考前焦慮(中高考考前心理疏導)、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障礙。
各位寶爸寶媽們!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經歷哈,孩子突然就像個小炮仗一樣,“砰”地一下脾氣就炸了,搞得咱們家長那是一個頭兩個大。我家那小子之前就是,動不動就發脾氣,我都愁死了。好多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,都會碰到孩子脾氣大的情況。孩子就像一團小火苗,脾氣上來的時候,那火苗“噌噌”地躥,真能把咱們整得暈頭轉向,都不知道咋辦好了。那面對脾氣大的孩子,到底咋教育呢?
孩子發脾氣那可不是平白無故的。就像我家孩子,有一次辛辛苦苦搭了半天的積木,“嘩啦”一下全塌了,當時就大哭大鬧起來。還有的時候,心愛的玩具找不到了,或者別的小朋友搶了他正在玩的滑梯,這些在咱們大人眼里可能不算啥的事兒,對孩子來說,那就跟天塌了似的,立馬就成了他們情緒爆發的導火索。孩子發脾氣的時候,咱們家長可得先穩住,別著急上火地呵斥他們。咱得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,耐心問問到底咋回事,理解理解他們心里的委屈、憤怒或者失望。就好比孩子因為積木塌了大哭大鬧,咱就抱抱他,溫柔地說:“寶貝,好不容易搭好的積木倒了,換我我也得難受啊。”讓孩子知道咱懂他,這樣他們的情緒就能緩和不少。
很多時候,孩子因為年紀小,不知道咋表達自己心里的感受,就只能靠發脾氣來發泄。這時候啊,咱們家長就得引導他們用語言把情緒說出來。孩子發脾氣的時候,咱就問他:“是不是因為啥啥啥,所以你特別生氣呀?你跟媽媽說說你的想法。”慢慢地,孩子就會知道,有啥想法直接說出來,不用發脾氣。咱家長自己也得做好榜樣,平時生活里,遇到事兒也得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。比如說,我有一次不小心把碗摔碎了,我就沒對著碎片發火,而是說:“哎呀,不小心把碗摔碎了,我心里怪懊惱的,不過沒關系,掃干凈就得了。”孩子看著看著,潛移默化地就學會正確表達情緒啦。
孩子的行為得有規則來管著。要是孩子因為不合理的要求沒被滿足就發脾氣,咱可不能輕易妥協。不然啊,孩子就會覺得只要發脾氣就能達到目的,那還得了!咱得給孩子把能做啥、不能做啥說清楚。就像規定每天看電視不能超過30分鐘,要是時間到了孩子還想看,開始哭鬧發脾氣,咱就得堅定立場,溫和又堅定地說:“咱之前都說好了,每天就看30分鐘,時間到了就得關,明天再看哈。”規則也別定得太死,得給孩子留點兒自由和選擇的空間。就說出去買玩具,咱可以規定個價格范圍,讓孩子在這范圍里挑自己喜歡的,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能做主,也更容易遵守規則。
當孩子努力控制自己情緒,沒亂發脾氣的時候,咱家長可得趕緊獎勵和鼓勵。這獎勵不一定非得是物質的,一個大大的擁抱、一句真誠的贊美、一個獎勵的小星星,都能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努力被認可了。就像我家孩子,有一回沒買到心儀的玩具,本來都要發脾氣了,結果最后忍住了,我立馬就表揚他:“寶貝,你今天簡直太牛了,沒買到想要的玩具還能控制住自己不發脾氣,媽媽太為你驕傲了。”這么一搞,孩子就知道控制情緒是件特別棒的事兒,以后就更愿意這么做啦。
教育脾氣大的孩子就跟雕琢一塊璞玉似的,得有耐心、愛心和細心。咱們理解孩子的情緒、教他們正確表達、設立規則、多多鼓勵,孩子慢慢就能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,變成一個情緒穩定、心理健康的乖寶寶。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,這些方法也不一定對所有孩子都管用。家長們還得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,靈活運用,找到最適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,陪著孩子一步一步走過成長的每一個階段。各位家長們,都行動起來,一起把咱們的小寶貝培養成情緒管理小達人吧!